先把重要的標的股弄出來,你再看下面的理由:
PBAT:簡稱“可降解塑料”,全稱: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
金發科技:PBAT龍頭,擁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7.1萬噸,在建6萬噸pbaT和3萬噸PLA產線
瑞豐高材:6萬噸PBAT產線在備案,預計2021年6月投產
彤程新材:6萬噸PBAT預計2022年投產
莫高股份:已經布局PBAT項目!
PLA:聚乳酸
金丹科技:主營PLA原材料聚乳酸,深度受益PLA放量。
紙品包裝袋和紙質吸管:
目前第一波受益的紙吸管細分龍頭的仙鶴股份!可關注太陽紙業、博匯紙業、合興包裝等。
炒熱的理由:
1、近日,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1)通知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按照《通知》,8月底前,各地將啟動餐飲等領域禁限塑推進情況專項執法檢查。
2、從當前各地的情況來看,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在餐飲領域推行禁塑令,最明顯的一個現象是紙吸管開始替代塑料吸管,可以說,塑料吸管是禁塑令實行下第一個大規模退出市場的品種。
3. 禁塑限塑令加速產品替代,可降解塑料迎來行業風口
發改委政策提出禁塑限塑階段目標,可降解塑料產品替代將加速。2020 年 1 月,發改委 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 2025 年,完善塑料制 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 隨政策推廣落地,可降解塑料對傳統塑料的產品替代進程將加速。
隨發改委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場將迎來 36 倍增長空間。前期禁塑令推廣受限,我國 可降解塑料市場滲透僅 0.04%。據我們測算,政策落地后,僅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 未來可降解塑料需求將達到 154.53 萬噸,對應可降解塑料市場約 270 億元。對比我國當下 4.2 萬噸的市場需求量,市場增長空間達 36 倍。
國家支持政策有望降低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及價格,推動其大規模應用??山到馑芰系膬r 格是傳統塑料的 2-3 倍,限制了其大量應用。與鋰電、光伏行業相似,可降解塑料屬于環 保領域重要行業,國家有望推行支持補貼政策幫助其發展。支持補貼政策可通過:1、引 導企業使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2、推動擴大產業規模,規模效應實現成本分攤;3、推動 擴大產業規模,拉升上游原材料需求,促進原材料行業規模擴大從而使原材料價格下降; 三個邏輯降低可降解塑料成本及價格。
PLA 和 PBAT 為未來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目前可降解塑料產品以 淀粉基降解塑料、PLA 和 PBAT 為主。淀粉基降解塑料因性能較差且無法實現完全降解, 難以得到進一步推廣。PLA 和 PBAT 產品性能佳,可實現完全降解,是未來主流的可降解 塑料產品。
國內 PLA 產品進口為主,海正、豐源等公司初步具備量產技術,金丹科技、金發科技產能 在建規劃中。國內 PLA 2018 年進口量為 1.59 萬噸,國產化率約 35%。受行業起步較晚, 原材料丙交酯受限影響,國內公司產能及技術水平與海外龍頭存在一定差距。海正、豐源 等公司初步具備 PLA 量產技術,金丹科技 1 萬噸、金發科技 3 萬噸 PLA 產能規劃在建中。
國內 PBAT 產能及技術水平較高,金發科技為國內龍頭,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加速產能布 局。國內 PBAT 公司產能及合成技術水平較高,中國為全球最大的 PBAT 生產國家,產能 占全球比例達 57%,生產 PBAT 產品性能與海外龍頭公司巴斯夫產品性能相似。金發科技 為國內 PBAT 行業龍頭,瑞豐高材、彤程新材 6 萬噸產能規劃在建中。
建議關注公司:PBAT 行業龍頭金發科技,布局 PBAT 產線的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布局 PLA 產線的國內乳酸龍頭金丹科技。
4、 政策強化禁塑限塑目標,可降解塑料替代進程將加速
發改委政策提出禁塑限塑階段目標,較 2008 年限塑令管理更加嚴格。2020 年 1 月,發改 委和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頒布,提出按照 “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思路,提出對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 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多領域塑料的使用進行分階段管理的任務 目標,要求在 2025 年,完善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與 2008 年的限塑令相比,本次政策提出了分階段 實現“禁塑”目標,對不可降解塑料的管理更加嚴格,政府對塑料降解回收問題的重視可 見一斑。
國家政策明確提出禁用、限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政策落地后將加速可降解塑料產品替代。 《意見》中明確提出對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快遞包裝袋 的禁用限用目標,提出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地膜等產品進行替代。隨政策進一 步推廣落地,可降解塑料對傳統塑料的產品替代進程將得到加速。
5. 隨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場將迎來 36 倍增長空間
生物降解塑料為可降解塑料主流產品??山到馑芰袭a品分類中,光降解、水降解、光-生 物降解塑料因降解過程受限及技術不成熟,產品較少。而生物降解塑料降解過程受環境限 制小、并能完全降解而成為可降解塑料的主流產品,因此下文所提可降解塑料主要為生物 降解塑料。
5.1. 前期禁塑令推廣受限,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滲透水平低
我國生物降解塑料滲透率僅約 0.04%,市場滲透水平低。前期我國的“禁塑”政策在推廣 過程中,遭遇了消費習慣、生產成本高、管控難等問題,目前國內推行“禁塑”政策省份 只有吉林省、河南省和海南省,阻礙了可降解塑料在我國消費市場的份額擴張。2018 年我國生物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市場規模約為 4.2 萬噸,而塑料消費量達 1.09 億噸,生物降解塑 料滲透率僅約 0.04%。
5.2. 隨國家相關政策落地,僅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我國可降解塑料 需求量將達約 150 萬噸,市場擁有 36 倍增長空間
對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市場應用對應可降解塑料需求進行測算,未來以上三個領域 可降解塑料需求將達到 154.53 萬噸,對比我國當下 4.2 萬噸的市場需求量,市場增長空間 達 36 倍。以目前可降解塑料平均價格 1.6-1.9 萬元/噸進行測算,154.53 萬噸需求量對應 市場達 247.25-293.61 億元,考慮到未來隨行業發展,產品價格可能下降,以單價 1 萬元/ 噸進行計算,對應市場也高于 150 億元。此外,預計可降解塑料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還將 推動對應市場進一步上行。
快遞領域:《意見》規定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可降解塑料市場空間約 92 萬噸
據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快遞業務總量累計達到 635.2 億件。2019 年,全國 635.2 億件快遞中,紙質包裝快遞占比約為 58.6%,塑料包裝快遞占比約為 41.1%。 其中塑料類包裝材料中,普通塑料袋薄膜質量占比達 62.90%。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劃,到 2025 年底,全國范圍郵政快遞網點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以 2020 年數據測算, 未來用可降解塑料的快遞件數達 307.84 億件。按單件塑料包裝 30 克測算,快遞可降解塑 料空間為 92.35 萬噸。
外賣領域:可降解塑料市場空間約 22 萬噸
根據艾瑞咨詢預測 2020 即時物流行業訂單 228.4 億單, 則 2020 餐飲訂單達 159.88 億單。 按單個塑料袋重 10g,平均每餐外賣需使用 1.5 個塑料袋計算,合計將產生廢棄塑料袋 23.98 萬噸。按單餐盒重量約 30g,假設每餐需使用 2.5 個餐盒計算,則合計將產生廢棄餐盒重 量約 119.9 萬噸。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 2020 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 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 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 2022 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 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由于 2018 年我國地級市轄區戶籍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約 35%,考慮 到還需包括沿??h城建成區,以外賣用塑料袋領域,生物降解塑料滲透率為 40%測算,對 應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空間將達到 9.59 萬噸。
《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 2025 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 30%。一次性塑料餐盒屬于塑料餐具,若該部分由不可降解餐具替代,外賣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對應可降解塑料對應替代空間為 12.59 萬噸。 綜合考慮外賣用塑料餐盒和塑料袋領域,可降解塑料市場空間達 22.18 萬噸。
農膜領域:未來市場空間約 40 萬噸
2019 年我國農業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見》,要求到 2020 年建立工 作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回收體系基本建立,農膜回收率達到 80%以上,全國地膜覆蓋面積 基本實現零增長。到 2025 年,農膜基本實現全回收,全國地膜殘留量實現負增長,農田白 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2018 年國內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達到 246 萬噸。由于目前國內農用塑料薄膜僅更新至 2018 年,且每年該數值較為穩定,且國家政策要求全國地膜覆蓋面積基本實現零增長,因此我 們估算 2020 年農用塑料薄膜重量為 246 萬噸。按《關于加快推進農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 見》中農膜回收率達到 80%以上要求,我們以可降解塑料在農用地膜的滲透率為 15%進行 測算,則對應市場需求量約為 40 萬噸。
5.3. 國家支持政策有望降低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及價格,推動產品大規模應用
可降解塑料的價格是傳統塑料的 2-3 倍,限制了其大量應用。與鋰電、光伏行業相似,可 降解塑料屬于環保領域重要行業,國家有望推行支持補貼政策幫助其發展。復盤光伏、鋰 電的行業發展及產品成本價格下降過程(詳見附錄),我們認為支持補貼政策可通過:
1、引導企業使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 2、推動擴大產業規模,規模效應實現成本分攤; 3、推動擴大產業規模,拉升上游原材料需求,促進原材料行業規模擴大從而使原材料價格下降;
三個邏輯降低可降解塑料成本及價格,推動產品大規模應用。
先進技術可推動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下行。有技術以 PBAT 為基料,以質量分數 50%表面 改性的 CaCO3 為填充物,可制備出具有較好吹膜性能的可降解高填充復合材料,該高填 充材料能夠滿足市場包裝材料的力學性能要求,大幅度降低了 PBAT 的使用成本。從該案 例中可見,先進技術在推動可降解塑料成本下行方面作用較大。
規模效應推動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下行。生物降解塑料 PLA 在規模產業化之前的價格為 1000 美元/公斤,折合達 600 萬元/噸。后來經密歇根州立大學 Ramani Narayan 課題組的 產業化研究,實現了規?;a。該技術現由 Natureworks 公司產業化,18 年價格下降至1.8 萬元/噸,受技術進步及規?;置黠@。未來隨 PLA 技術大規模生產,預計其成 本可實現進一步下行。
上游原材料行業規模擴大使原材料價格降低,推動可降解塑料產品成本下行。造成 PLA 生 產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原材料聚乳酸價格較高,單噸聚乳酸原料成本約為 9647.94 元/噸,占 PLA 生產成本 1.4 萬元/噸的 69%。目前我國乳酸產能及產量水平較低,根據金丹 科技招股說明書,乳酸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的制造業,規模經濟特性明顯,只有達到一定 的生產規模才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因此若國家對于 PLA 行業進行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 補貼,促進 PLA 行業規模擴張,下游需求上升可帶動上游乳酸行業規模上行,推動乳酸原 材料價格下降,實現 PLA 生產成本及價格的下降。
6. PLA 和 PBAT 為未來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未來發展潛力較 大
目前可降解塑料產品以淀粉基降解塑料、PLA 和 PBAT 為主。從全球產能分布來看,淀粉 基降解塑料、PLA 和 PBAT 是主要產品。根據智研咨詢發布數據,截至 2019 年,全球生物 降解塑料年產能為 107.7 萬噸。其中 PLA 為 26.9 萬噸,占比 25%;PBAT 為 25.85 萬噸,占 比 24%;淀粉基降解塑料為 40.93 萬噸,占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的 38%。
淀粉基塑料性能較差,無法實現完全降解,難以得到進一步推廣。淀粉基降解塑料的缺點 在于其使用壽命、機械性能以及印刷性能都較差,且無法完全降解,仍會造成環境污染。 2018 年奧地利啟動立法,禁止所有不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2019 年歐盟宣布將逐步提高 塑料瓶必須含有的再生成分比例。按此趨勢,預計未來以淀粉基塑料為代表的生物不完全 可降解塑料將會被市場逐步淘汰。
PLA 和 PBAT 性能佳,可實現完全降解,是未來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行業發展潛力較 大。PLA 透明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于生產日用塑料制品、薄膜,醫用產品包 裝等。PBAT 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力學性能,用于生產一次性日用品、包裝材料、農用薄 膜等領域。二者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將成為未來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
7. PLA:海正、豐源等公司初步具備量產技術,金丹科技、金發 科技 PLA 產能規劃在建中
我國 PLA 產品以進口為主。2009 年以來,我國聚乳酸的進口數量在國內需求的推動下不 斷攀升,2009-2018 年聚乳酸進口量年平均增長率達 29.42%,其中 2018 年聚乳酸進口量 增速較 2017 年增加了 26.21%,達 1.59 萬噸,聚乳酸(PLA)國內消費量在 2-3 萬噸之間,國產化率約 35%。
我國 PLA 產能及技術水平較低,海正、豐原公司等已初步具備聚乳酸量產技術,金丹科技、 金發科技 PLA 產能規劃在建中。目前全球 PLA 年生產能力約 35 萬噸,其中 NatureWorks 和科碧恩-普拉克產能占到了全球約 7 成的產能。聚乳酸的生產在我國目前仍屬起步發展 階段。受國內聚乳酸行業起步晚、原材料丙交酯受限等因素的影響,生產規模普遍較小。 國內企業中,目前海正、豐原公司等已初步具備聚乳酸量產技術,但我國 PLA 產能依然有 限,國內企業如金丹科技、金發科技已經開始規劃布局對應產線,預計未來我國對應產能 及產量將持續提升。國內已有 PLA 及規劃在建產能如下表所示。
8. PBAT:國內公司產能及合成技術水平較高,金發科技、瑞豐 高材、彤程新材等公司布局該領域
我國 PBAT 產能水平高:中國近幾年 PBAT 發展迅猛,產能已經超過國外,成為全球最大的 PBAT 生產國家,產能占比達 57%,意大利和德國則以 25%和 18%分列二三位。截止目前, 我國國內 PBAT 產能約 29.5 萬噸,高于海外產能總和。我國企業中金發科技、山東匯盈等公司 PBAT 產能均較高,國內其他公司也在加速規劃布局新建 PBAT 產能,如彤程新材擬新 建 10 萬噸 PBAT 產能,瑞豐高材擬新建 6 萬噸產能等,預計未來我國 PBAT 產能將持續增 長。PBAT 國內外產能情況如下表所示。
我國 PBAT 合成技術水平較高。國外 PBAT 生產工藝大部分由巴斯夫提供,國內主要進行 PBAT 材料研究的有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化學所、清華大學、江南大學等。中科 院理化所研發出了成本低、力學性能高,生物安全性良好的 PBAT 材料,形成具有自主知識 產權的工藝包及成套生產及應用專利技術。中科院理化所授權億帆鑫富,匯盈新材料、金 暉兆隆新材料和悅泰生物新材料等公司進行 PBAT 材料的生產。對產品性質進行對比分析, 我們發現國內 PBAT 產品性能 PBAT 產品性能與海外龍頭巴斯夫公司產品性能相近,達到行 業內較高水平。
上游原材料供給充足,為行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PBAT 以石油工業的產成品 PTA,AA 以 及 BDO 為原料。而在我國 PTA、AA 及 BDO 產能處于大幅擴張階段,上游原材料行業競爭 激烈,供給充足。PTA 方面,我國 PTA2014-2018 年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4.3%,產能持 續擴張,而產能始終高于產量,2018 年產能利用率為 71%。BDO 方面,截止 2018 年底, 中國 BDO 廠家共約 20 多家,BDO 總產能可達到約 234 萬噸,行業整體裝置開工率僅達到 50%-60%,裝置的實際利用率持續較低。AA 方面,國內己二酸產能擴張迅速,供給過剩壓 低整體開工率,2019 年行業的整體開工率低于六成。PBAT 上游原材料快速擴張的產能及較 低的開工率水平,決定了上游原材料行業的較高競爭水平、充足的供給及較低的原料價格, 為我國 PBAT 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9. 建議關注公司:金丹科技、金發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
生物降解塑料行業,我們建議關注 PBAT 行業龍頭金發科技,以及將布局 PBAT 產線的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布局 PLA 產線的金丹科技。
自貢鳴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板倉工業園錦里路79號? 蜀ICP備18022916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