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次新股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廣聯航空,公司是專業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研發、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具有突出優勢的航空工裝業務為基礎,積極開拓了航空零部件、無人機等業務,產品覆蓋軍用和民用航空工業各領域,成為專業化程度高、技術積累豐富、廣受認可的航空工業相關產品供應商。公司的客戶主要為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國內航空工業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飛機主機制造廠商,航天科工、中國兵裝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
航空工裝,是指用于飛機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機裝配的專用工藝裝備。航空工裝設計在飛機生產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工裝設計水平直接影響飛機產品的生產周期和產品質量。按照產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裝產品可以分為成型工裝和裝配工裝。公司承接了中航工業下屬主機制造廠和科研院所大部分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型號的航空工裝研制;公司研制了C919大型客機平尾部段成型工裝、復合材料成型工裝、裝配工裝,并參加了CR929大型加筋壁板試驗件工裝研發、垂尾壁板和梁成型方法研發、艙門預研項目成型工藝方法研究等研制工作;公司設計制造的AG600水陸兩棲飛機總裝生產線,采用世界先進的柔性支撐和定位系統,為公司自動化裝配線生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公司是中航工業、中國商飛、航天科工等下屬主機廠和研究院所的航空工裝供應商。
飛機總裝生產線用于完成飛機的各大部段的柔性裝配、航電系統的安裝調試、水平測量及全機聯調。公司的飛機總裝生產線采用先進的柔性支撐定位系統來定位飛機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飛機前機身、中機身、后機身的精準對接,中央翼與中機身、中央翼與外翼、尾翼與后機身的精準對接,以及起落架、發動機的安裝等。同時,公司的飛機總裝生產線具備航電系統的安裝與調試、全機水平測量和全機聯合調試等功能。
航空零部件是直接組裝在航空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質可以分為金屬零部件和復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零部件業務的主要客戶包括哈飛公司、沈飛公司、上飛公司、航天科工下屬研究院和軍隊某研究所等。目前,公司成功研制了某型號直升機的4.6米長旋翼,是國內少數能夠生產該旋翼的企業之一,突破了該級別直升機旋翼被國外廠商長期壟斷的局面。
公司航空部件的主要產品包括某型無人直升機尾部機身部段、無人機尾部機身、無人機復合材料中央翼部段、某大型隱身飛機機翼部段等。
2015年以來,為更好地服務客戶、提升行業地位,公司開始涉足無人機業務。第一階段,即涉足無人機業務初期,公司主要為航天科工等軍工央企下屬單位承制無人機部段,例如某中型無人機機翼。第二階段,公司研制了無人機機體結構平臺,完成最大起飛重量60公斤、560公斤、750公斤和3,500公斤的四種無人機基礎機型的研制。第三階段,公司具備了無人機整機結構設計與整機結構制造能力,能夠完成產品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制造、產品生產、部段裝配和總裝裝配任務,并能夠組織大批量生產。
公司的無人機(整機)產品于2017年正式交付并實現收入,于2018年實現批量生產銷售。目前,公司的無人機產品包括某型察打一體無人機整機結構、某小型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某型六旋翼無人機等。其中,六旋翼無人機搭載數據傳輸模塊,能夠廣泛應用于偵察防空、國土資源監測、防災減災、搜索營救、核輻射探測、交通監管、資源勘探、邊防巡邏、森林防火、氣象探測、農作物估產和管道巡檢等領域,目前已實現批量生產和銷售,主要客戶為中國兵裝下屬單位。
航空業主要包括航空制造、航空運營和航空維修三大子行業,其中航空制造業主要包括航空器制造、機載設備制造和發動機制造。航空運營業主要包括商業航空、通用航空和軍用航空三大領域。航空業還包括為上述各領域提供服務支持的航空維修行業。
航空器是指在大氣層中飛行的飛行器,包括飛機、直升機、傾轉旋翼機、氣球和飛艇等。按照機翼是否可旋轉,可以分為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飛機、滑翔機等)和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機、旋翼機等)。按照是否有人駕駛,可以分為有人駕駛航空器和無人駕駛航空器。本招股說明書中的航空器主要指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航空器制造包括航空工裝制造、零部件和部段制造、航空器整機制造。
根據空客公司在巴黎航展發布的全球市場預測,到203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年均增長率為4.6%,需新增32,600架100座級以上飛機(其中包括31,800架客機和800架業載10噸以上的貨機),總價值近5萬億美元,其中需求約9,600架寬體飛機、23,000架單通道飛機。到2034年,全球客機和貨機機隊總數將達到38,500架,大約有13,100架老舊飛機將被燃油效率更高的新飛機替代。
軍用航空工裝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新型軍機的大規模裝備。根據2015年我國政府發布的《中國軍事戰略》,我國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與之對應,作戰半徑較小、立足與國土防空的殲-7、殲-8等舊機型正加速退役,殲-20、殲-10C等新型作戰飛機持續列裝部隊;同時,運-9、運-20、空警-2000、空警-500等戰略支援機種也逐步交付,非作戰飛機占比不斷提高。新型作戰飛機制造精密,技術要求較高,非作戰飛機機體龐大且結構復雜,二者的大規模交付列裝勢必會帶動我國航空工裝行業的技術進步,增加航空工裝溢價,為航空工裝行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得益于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民用航空工裝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2018年,我國民用航空工裝產值從28億元增長至16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9.17%。其中,民用航空工裝采購產值從7億元增長至10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46.42%,增速遠超行業增速,主要是由于各主機廠增大從外部民營企業采購航空工裝的比例,整體采購滲透率從2011年的25%增長至2018年的60.12%。
預計2021年我國民用航空工裝產值將達到290億元,2018年-2021年復合增長率19.96%,其中,民用航空工裝采購產值達到2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6.41%,采購滲透率將從60.12%進一步增長至70.34%。
軍用航空零部件的需求來自國防裝備的生產、研發及維護。
生產方面,我國正大批量裝備新型軍機。我國正在快速形成以四代機為核心、先進三代機為主力的空中力量體系,殲-20、殲-10C、殲-11C、殲-15、殲-16等機型持續列裝部隊,殲-7、殲-8等舊機型正加速退役;同時,運-20、空警-2000、空警-500、轟-6K以及多型號無人機也在持續交付。各主機廠持續開展新型空天國防裝備的生產交付,機體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軍用航空零部件的市場需求因此不斷擴大。
研發方面,我國不斷加大新型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預警機、直升機、無人機的研制工作。上述新機型的持續研發及后續列裝,將帶動配套軍用航空零部件產品的相應需求。
維護方面,隨著我國空軍持續提升實戰訓練水平,飛機的檢修工作變得十分重要。近年來,我國空軍建立了面向實戰的訓練體系,遠海訓練、聯演聯訓也走向常態化。在高強度訓練當中,飛機的檢修工作十分重要,對于達到使用壽命或者出現故障的零部件需要及時替換,這使得我國軍用航空零部件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從國內分包市場來看,我國民用飛機的研制為航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干線客機方面,窄體干線客機C919已首飛成功,訂單數量截至2019年3月已超過850架;寬體干線客機CR929正在研發。支線客機方面,ARJ21訂單數量截至2018年2月已達453架,新舟60/600飛機截至2017年累計交付超過100架,新舟700訂單數量截至2018年10月已達185架。此外,大型特種用途水陸兩棲飛機AG600已首飛成功,全機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中,98%由國內供應商提供。2011-2017年,我國民用飛機零部件年交付金額從不到60億元增長到將近110億元,已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
無人機按照用途,可以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根據客戶群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兩個類別。
近年來,無人機整體市場發展迅速。2017年,全球無人機銷量約為300萬架,比上年增長25%;市場規模約為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33%。
進入21世紀后,我國軍用無人機開始爆發式發展,尤其是彩虹系列、翼龍系列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軍用無人機部分產品已經達到同類無人機的國際先進水平。美國智庫IISS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7年,美國共出口無人機351架、以色列出口無人機186架,我國則出口88架,我國的市場份額達到10%。但總體而言,我國軍用無人機的技術水平仍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存在一定差距。2015-2017年,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從42.4億元增長到54.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85%。
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以大疆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市場需求也在不斷釋放。2015-2017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整體規模從24億元增長到67.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7.46%。其中2017年,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25億元,較上年增長57.23%,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42.3億元,較上年增長62.07%。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爆發使得無人機的影響力不斷提高,電力、農業等行業相繼研究無人機在各自行業應用的可能性,帶動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增速加快。
一、航空產品優秀供應商
廣聯航空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航空工裝業務,為多家飛機主機廠研制用于生產和裝配航空零部件的成型工裝和裝配工裝,同時,公司也從事航空輔助工具與設備業務;2014年致力于航空工裝業務,為多家飛機主機廠研制用于生產和裝配航空零部件的成型工裝和裝配工裝。同時,公司也從事航空輔助工具與設備業務;2015年橫向拓展航空零部件業務,開始向飛機主機廠供應復合材料零部件,同年開始為航天科工等軍工央企下屬單位承制無人機部段;2016年公司繼續向航空零部件的下游航空部段業務開拓,即根據客戶需求將航空零件組裝成為機翼、機艙和垂尾等航空部件;2017年公司開始為多款無人機制造完整的復合材料機體,并根據客戶需求研制六旋翼無人機,于2018年開始量產和銷售。
二、業務分析
2016-2019年,營業收入由0.90億元增長至2.68億元,復合增長率43.87%,19年同比增長30.10%,2020Q3實現營收同比增長45.71%至1.43億元;歸母凈利潤由0.08億元增長至0.75億元,復合增長率110.86%,19年同比增長41.51%,2020Q3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7.09%至0.27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由0.07億元增長至0.61億元,復合增長率105.78%,19年同比增長22.00%,2020Q3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66.37%至0.2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分別為0.15億元、0.13億元、-0.10億元、-0.08億元,2020Q3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59.53%至-0.22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航空工裝實現營收1.17億元,占比43.50%,毛利率39.58%;航空零部件實現營收3544.62萬元,占比13.20%,毛利率63.66%;無人機實現營收1.13億元,占比42.25%,毛利率54.59%。
2019年前五大客戶實現營收2.51億元,占比93.61%,其中第一大客戶中航工業下屬單位實現營收1.25億元,占比46.38%。
三、核心指標
2016-2019年,毛利率由44.17%提高至18年高點51.56%,19年回落至49.48%;期間費用率由20.07%下降至18年低點11.52%,19年回升至13.31%,其中銷售費用率由1.31%上漲至3.52%,管理費用率由13.82%下降至7.9%,財務費用率由4.95%下降至1.89%;利潤率由9.1%提高至27.87%,加權ROE由4.51%提高至14.27%.
四、杜邦分析
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權益乘數呈下降趨勢,資產周轉率保持相對的平穩,凈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利潤率的提高。
五、研發支出
2017-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比為608.40萬元、921.08萬元,1272.75萬元,占比分比為5.71%、4.46%、4.74%。
看點:
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公司在航空工裝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設計、開發、制造技術和經驗,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依托于公司在航空工裝領域的技術優勢、經驗積累和客戶基礎,公司團隊抓住行業和市場發展機遇,通過強化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公司業務不斷向航空零部件、大型部段及無人機等方向延伸。目前公司業務涉及多個領域,形成了跨度較深的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優勢。
吳國平觀點:
公司是航空工業領域的一家競爭者,營收和業績增速較快。不過,公司規模非常小,研發能力一般。保持一般關注即可。
自貢鳴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板倉工業園錦里路79號? 蜀ICP備18022916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