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16 編輯:網絡 關鍵字: 舒華體育
文|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記者
8月20日,證監會官網顯示,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舒華體育”)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舒華體育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5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2.15%。
這是舒華體育告別新三板以來第二次沖擊IPO。不出意外,未來6個月內舒華體育將于上交所上市,成為繼金陵體育(SZ:300651)、英派斯(SZ:002899)之后,又一家登陸A股的健身器材公司,同時也將成為繼安踏、特步、貴人鳥、361°之后,又一家“晉江系”體育用品上市公司。
誕生于“中國鞋都”的健身器材品牌
提起晉江,人們首先便會想到“中國鞋都”。1996年,晉江一帶服裝、鞋業生產和加工為主的企業扎堆,舒華體育創始人張維建卻反其道而行,選擇了當時無人問津的體育健身器材行業。
2005年,舒華體育在行業內首家聘請形象代言人,邀請“跳水王子”田亮出任形象代言人,獨家贊助央視5套《早安中國》欄目和城市健康跑。彼時,舒華體育是同行業內第一家聘請代言人的健身器材企業。2011年又斥巨資簽約國際巨星陳道明作為舒華按摩椅產品形象代言人,進軍中高端市場。
與此同時,舒華體育與各大賽事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2013至2016年,舒華連續4年成為中國奧委會唯一指定健身器材、按摩器材供應商;2014年起,舒華產品先后3次入駐索契冬奧會、里約奧運會以及平昌冬奧會“中國之家”;2020至2022年,舒華還將連續3年成為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唯一指定健身器材贊助商;2015至2018年,舒華成為中國健美協會戰略合作伙伴;2017年,舒華健身器械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指定產品;2018年,舒華與國際中學生體育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舒華與國際中學生體育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舒華體育主營健身器械和展示架產品生產,在全國布局了四大生產基地、兩大運營中心(上海、泉州),總規模達45萬平方米,全球業務涉及歐美、中東、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有員工3000余名。
舒華泉州臺商二期工業園區
據招股書顯示,舒華體育的產品采取直銷與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主要是品牌專賣店、大賣場、互聯網銷售等。截至 2019 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經銷商 239 家,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
在營收能力方面,舒華體育的表現要優于已經上市的金陵體育和英派斯。2017年,英派斯及金陵體育兩家年營收之和為11.93億,與舒華體育全年收入11.32億相當接近。
舒華體育“來頭不小”
舒華體育的崛起和晉江本土體育品牌的成長息息相關。招股書顯示,2015年,舒華體育對安踏體育的銷售金額僅為4943萬,位列其第三大客戶;2016年,二者之間的銷售金額則上漲至6302.5萬元,成為了舒華體育第二大客戶;而到了2017年,安踏體育則以1.31億的銷售額度成為了舒華體育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同比翻倍,2018年,這一銷售額度又再爆增3600萬達到了1.68億元。
除此之外,阿迪達斯、特步也是舒華體育的主要客戶。特步體育實際控制人丁水波還曾為創始人張維建代為繳納對舒華的出資款。
據當地媒體報道,張維建和晉江體育大佬們相識多年,曾與安踏體育丁世忠、特步體育丁水波、浩沙健身的老板施鴻雁等八人,在舞臺上牽手同唱閩南人最愛的神曲《愛拼才會贏》。
舒華張維建、特步丁水波、安踏丁志忠、七匹狼周永偉
除了“晉江系”這一背景,舒華體育背后的豪華財團也尤為矚目。作為舒華體育的大客戶,安踏還“曲線”入股了這家體育器械公司。據了解,2015年林芝安大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債轉股持有舒華體育5.75%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而林芝安大的實控人為安踏體育丁世忠和其兄丁世家。
此外浙江海寧嘉慧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金石灝汭投資有限公司、南京杰峰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也是舒華體育的股東。
據工商信息顯示,海寧嘉慧注冊資本為11億元的投資機構,共有21位股東,其中16位為自然人股東,而這些股東幾乎絕大部分皆由A股上市公司的實控人、高管組成。
嚴俊旭是海寧嘉慧中持股份額最大的股東,其另一個身份則是天順風能的董事長,在其中持股9.09%的陳加貧,則是九牧王的董事兼副總裁,以嶺藥業的實控人吳相君也在海寧嘉慧中持有9.09%的份額,首航節能的實際控制人黃文佳以6.36%的持股份額緊隨上述三人之后,振東制藥實控人兼董事長李安平在其中的持股份額則為4.55%。
此外,掌趣科技第一大股東姚文彬、飛科電器董事長李丐騰、天和防務董事長賀增林、東軟載波董事長崔健、三諾生物董事長李少波、三諾生物副總經理車宏莉、剛剛在科創板上市的道通科技董事長李紅京、眾業達董事長吳開賢、東江環保董事長張維仰等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和高管們皆以2.73%的份額齊聚在海寧嘉慧中。
而金石灝汭是金石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后者又是中信證券的專業直資子公司;南京杰峰的實際持股人陳培泉是海寧嘉慧重要有限合伙人陳加貧之子。
公開資料顯示,舒華體育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近兩年后從新三板終止掛牌,并首次申請IPO,曾一度推進至反饋意見階段,但在監管層55大反饋意見的追問之下,舒華體育選擇主動終結。
2019年5月,舒華體育再次沖擊主板IPO。在其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中,舒華體育針對2019年11月底證監會《舒華體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提出的安踏、特步是否是公司關聯方等問題做出了補充說明,否認曾隱瞞與安踏和特步的關聯關系,否認安踏和特步為公司關聯方。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此次舒華體育成功過會,但發行審核委員會依然對舒華體育提出了,舒華體育報告期綜合服務費占直銷室外路徑收入的比例較高,綜合服務費支付對象與發行人經銷商高度重合;舒華體育經銷模式下的業務收入金額較大,占比較高;舒華體育前五大客戶存在關聯交易;舒華體育生產的某型號跑步機兩次被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認定為不合格產品,并被相關部門責令整改等問題,并要求其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此次舒華體育順利過會,無疑也有幾大股東的鼎力支持。據招股書顯示,舒華體育擬募集資金54582.12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于二期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名副其實的健身器材制造大國,通過為國際知名品牌貼牌加工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超過 50%,同時,隨著大眾體育運動意識不斷提升,國內健身器材市場前景廣闊。舒華體育若此番成功上市,將有望借助資本力量加速推動中國健身器材市場發展。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5日報道
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5299,簡稱:“舒華體育”)今日在上交所上市,發行5000萬股,發行價為7.27元,募資總額為3.64億元。
舒華體育開盤價為8.72元,收盤價為10.47元,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44.02%;以收盤價計算,舒華體育市值為43.08億元。
舒華體育董事長張維建在上市敲鑼儀式中表示,“舒華體育在邁入資本市場后,將借助資本市場提供的良好發展機遇,不斷在健身器材、運動健康等領域持續發力,用科技打造運動健康新生態。”
“在‘體育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舒華體育會牢牢抓住這一機遇,有能力、有信心使舒華體育成投資者值得信賴、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
前9個月營收近10億
舒華體育成立于1996年,總部位于泉州晉江市,舒華體育主營業務為健身器材和展示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位于福建省晉江市。
舒華體育展架業務主要客戶為阿迪達斯、安踏體育、特步等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展架業務收入分別為3.2億、3.89億、4.38億和8293萬,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8.66%、33.35%、33.5%和13.74%。
舒華體育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1.3億元、11.82億元、13.34億元;舒華體育在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6.13億元。
舒華體育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1.18億元、1.5億元;舒華體育在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5362.7萬元。
舒華體育在2020年前9個月營收為9.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3億元增長16.54%;凈利潤為743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的7466.29萬元下降0.45%。
張維建一家三口為實控人
舒華體育實際控制人為張維建、楊雙珠和張錦鵬。張維建和楊雙珠、張錦鵬分別系夫妻關系和父子關系。
IPO前,張維建直接持有4.6361%的股份,通過直接持有舒華投資95.00%的股權間接控制公司73.8546%的股份,楊雙珠直接持有舒華投資5.00%的股權,張錦鵬直接持有公司3.9294%的股權。
此外,林芝安大持股為5.7502%,南京杰峰持股為4.1491%,海寧嘉慧持股為3.8471%,金石灝汭持股為3.8335%。
林芝安大實控人為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和其兄、董事局副主席兼副總裁丁世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丁世忠通過安踏國際集團(及屬子公司安達控股國際有限公司和安達投資資本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安踏體育21.07%股權,并通過信托直接持有安踏體育已發行股本約0.35%,合計約占21.42%;
丁世家通過安踏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安達控股國際有限公司和安達投資資本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安踏體育已發行股本約20.76%,并通過信托直接持有安踏體育已發行股本約0.04%,合計約占20.80%。
IPO后,舒華投資持股為64.8808%,林芝安大持股為5.0515%,張維建持股為4.0728%,南京杰峰持股為3.6450%,張錦鵬持股為3.4519%,海寧嘉慧持股為3.3796,金石灝汭持股為3.3677%。
舒華體育二次IPO沖擊成功,將于12月2日正式在A股上市。
早在8月,證監會已經通過了舒華體育的此輪申請。此次將首次公開發行A股不超過5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2.15%。擬募集資金5.46億元,將用于二期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舒華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最早曾于新三板掛牌,到2018年下半年,舒華首次向證監會提交A股招股書,但在監管層數條反饋意見之下,主動選擇終止IPO。2019年5月,舒華又再度提交IPO申請。
這一次歷時1年終于成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疫情已經極大影響了這家公司。
簡單來說,2019年舒華體育每賺到100塊錢,其中約48塊來自室內健身器材,約19塊來自室外健身器材,約33塊來自展示架。而在今年上半年比例有所變化,變成了約68塊來自室內健身器材,約18塊來自室外健身器材,約14塊來自展示架。
疫情下,依托于線下商店的展示架業務停滯,火熱的家庭健身成為了舒華體育的增長點。他們聯合羅永浩直播,簽下孫儷代言,在電商領域異?;钴S,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回報。對于舒華體育來說,是否要借此重倉家庭健身,通過智能化和家居化實現品牌升級,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抉擇。
起步晉江,入局體育
舒華體育是一家典型的“晉江企業”。
創始人張維建小學畢業后就到父親開辦的工廠里打理。1986年,15歲的他開始了首次創業。1991年,當初的家具加工小作坊發展成了100多人的小型企業,晉江舒華家私廠成立。1996年,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當時還不被關注的體育健身器材制造行業,創辦了舒華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此次上市的舒華體育認定的公司起點。
上市之前,張維建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持有舒華體育約82.5%的股份,剩余的股份則大致平均分布在4家投資機構手中。其中青島金石灝汭為中信證券子公司金石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更引人注目的則是林芝安大,林芝安大中并列第一大股東的為丁世忠、丁世家——分別是同樣發家自泉州的安踏集團的現任董事局主席兼CEO以及董事局副主席兼副總裁。
2016年到2018年,安踏和特步始終是舒華體育第一和第三大客戶。2018年安踏和特步合計為舒華創造了2.26億元的收入,占舒華體育2018年總營收的19.13%。
此前,證監會也曾在《反饋意見》中詢問舒華體育,未將安踏、特步認定為發行人關聯方是否符合規定,舒華體育向安踏、特步銷售商品定價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重大依賴等問題。
在最新的招股書中,舒華體育專門用了近2頁篇幅來進行公司與安踏體育之間關聯交易的背景及必要性、公允性分析。
歷經20多年的演變,目前舒華體育的業務可以分為兩塊。首先是以安踏為代表客戶的展示架銷售業務,其次是健身器材業務,包括室內健身器材、室外路徑產品。
展示架即商品展示道具,用于終端零售實體店商品的擺放展示,包括靠墻、掛具、中島、展臺及配套等多個系列。
事實上,展示架屬于家具制造業,當然,許多類別的公司都可以提供類似服務,服務對象也很廣泛,不止于服裝鞋帽,也涵蓋各大連鎖零售企業以及快速消費品等眾多行業的終端場所,市場規模較大。
舒華體育選擇切入體育細分領域,服務阿迪達斯、安踏體育、特步等運動鞋服品牌,建立了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他們自身也意識到,隨著這塊業務的發展,會出現客戶過于集中的問題,所以后續不斷在嘗試拓展新客戶,甚至簽下了體育行業以外的客戶。
2019年,舒華體育展示架業務增長了36.33%,就得益于2018 年底開始與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合作,2019年交易金額達到2329萬。同時,2019年他們成為了安踏體育“第九代門店”的展示架獨家供應商,對阿迪達斯也增加了新系列產品的展示架銷售。
總的來看,展示架業務能夠為舒華體育帶來比較長期穩定的收入。并且隨著消費升級浪潮下,不少運動鞋服企業需要重新構建品牌形象,門店升級就是其中重要一環,舒華體育有望在這塊業務上繼續保持增長。
踩中風口的大機會
接下來把目光放到這兩年變化較大的健身器材業務上。
舒華體育的室內健身器材主要包括跑步機、健身車、力量器械、倒立機等。主要客戶為境內外企業客戶及個人消費者等。室外路徑產品則指在社區、公園等公共場合設置的,供民眾健身娛樂使用的體育器械及體育場館設施,主要客戶為各地體育局及企事業單位。
提及這一塊業務,不得不提及另外兩家成立于2004年的體育器械制造類公司,總部設立于山東青島,2017年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英派斯。以及總部設立于江蘇省張家港市,2017年5月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金陵體育。
從整個市場來看,我國室內健身器材的中高端市場主要由愛康、力健、必確、泰諾健等國際品牌主導。國內健身器材企業一方面為國外品牌進行代加工,另一方面自主生產中低端產品,以往產品設計能力較弱,研發投入不足,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但到近年,大都開始投入以增強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研發力。
相較來看,英派斯的健身器材業務以商用健身器材為主,金陵體育則主要為籃球架等球類器材、田徑器材、場館設施等商用產品,舒華體育的產品結構中以家用健身器材為主,商用健身器材占比較低。
2019年,英派斯商用健身器材占比76.97%,家用1.53%。舒華則是19.57%為商用器械,52.09%的收入來自家用市場,對比明顯。
事實上,業務偏向家用的舒華體育重營銷而輕技術。
2005年,田亮就曾為舒華體育代言,廣告出現在央視五套。這也是國內健身器材行業品牌首次選用代言人,也是這個行業的品牌廣告首次在央視播放。2011年,他們又簽下了陳道明出任舒華按摩椅產品代言人。
但在技術層面,舒華體育目前發明專利僅有2項,金陵體育和英派斯都在近20項。2017年,舒華體育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只有1.28%,金陵體育研發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93%,英派斯占比為4.54%。
招股書顯示,2019 年,舒華體育的業務宣傳費增長了76.54%,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就是為擴大電商銷售規模,對線上廣告宣傳的投入力度有所增加。其次,他們2019 年贊助了“2019年冰雪項目‘首鋼園’體能測試大比武”、“2019年冰雪項目‘秦皇島’體能測試大比武”、“2019國際雪聯中國滑輪世界杯”等賽事項目,在營銷上下足了功夫。
同時,舒華體育還在2019年接入了華為Huawei Health平臺,過去一年新增超過26000個使用華為互聯健身器材的家庭用戶,促進了線上零售業務增長超過105%。
也就是說,在2019年,傳統區域性經銷商體系的舒華體育就已經在進行改革,愈發強調電商等直銷渠道。
招股書數據也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舒華體育在全國有239家經銷商。而在一年后,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226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舒華體育通過經銷模式實現的收入占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37.64%、37.54%、33.49%和32.18%,逐年下降。
雖然去年曾曝出安踏體育考慮出售旗下健身器材品牌必確Precor,而舒華體育則是潛在買家之一,目的是為了壯大商用器械的業務線。但對于一向以家用健身器械為主的他們來說,消費者體育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傳統健身中心的盈利模式受到沖擊的背景下,家用健身器材業務的想象力其實更大。
舒華V9老年版跑步機。
更別說此時又出現了疫情。舒華體育或主動或被動對家用健身器材市場加大了布局力度,給予了更多戰略布局、營銷渠道、產品輸出等資源的傾向。
例如在今年618活動中,他們合作羅永浩直播帶貨家用健身器材,還簽約影視明星張儷產,推廣新X5跑步機,并且嘗試了產品課程、產品測評試用視頻與圖文、短視頻等一系列內容種草形式引導消費。雙十一期間,舒華體育又推出眾多新品,據其官方數據,銷售額同比增漲232%。
但話又說回來,疫情催動的家用健身熱潮褪去后,如果舒華體育沒有趁機加大對產品、服務和內部管理的投入,真正做到用產品說話,依靠僅有2項的發明專利,舒華體育在此后的市場競爭中也很難占據上風。畢竟國內不但有國內外傳統品牌虎視眈眈,還有Keep、Fiture等新興品牌來勢洶洶。
毛利率達50%的新機會
近兩年舒華體育又找到了一個“悶聲發大財”的新業務——室外路徑產品的政府采購業務。
近幾年,國家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尤其是疫情之后,政府態度越發積極。例如溫州的百姓健身房項目,2017-2020年,舒華參與建成了209家百姓健身房。而在今年,浙江省將溫州百姓健身房模式全省復制推廣,預計年底將新推出1010家百姓健身房,這對于舒華體育來說是個利好。
除此之外,舒華體育還參與了上海祝橋鎮、浙江湖州章家埭、天津丁字沽等國家體育總局智慧社區健身中心建設試點,參與打造福建省首家公益性無人值守智慧健身房,參與打造上海大寧郁金香公園健身項目,表現活躍。
在健身房項目之外,舒華今年還推出老年健身解決方案和校園體育解決方案。前者主要滿足老年社區活動中心、康復機構、養老社區、養老院、老年公寓的需求,后者則滿足的是學校的需求。
從老年人到青年,嘗到全民健身甜頭的舒華體育已經開始在這兩個領域搶占市場,試圖成為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
從招股書來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舒華體育的室外路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06%、-29.55%和20.15%。波動較大,是由于受宏觀經濟波動、體育局及企事業單位預算、招標項目金額大小等因素影響。但總的來看,增長速度很快。隨著疫情后政府對于全民健身的進一步強調,這一塊的業務預計將進一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室外路徑的毛利率明顯高于另外兩塊業務。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健身器材毛利率分別為 47.79%、44.26%、43.70%和 29.61%,展示架的毛利率分別為31.10%、31.72%和 35.83%、36.67%。而室外路徑的毛利率分別為 56.87%、55.24%、51.09%和54.22%,超過了50%,著實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總的來看,在2016年到2019年,舒華體育實現營業收入10.63億元、11.32億元、11.82億元、13.34億,逐步增長。但同期凈利潤為1.339億元、1.273億元、1.175億元和1.47億元,2014年凈利潤便已經破億,此后有所浮動。
其中近年舒華體育其實獲得了連續增長的財政補助,2015年到2017年,舒華體育獲得財政補助分別為561.17萬元、1362.86萬元和3319.75萬元。
也就是說早幾年,舒華體育的盈利能力還有待加強。不過2019年這一局面得到了扭轉,凈利潤增長了24.98%,究其原因,毛利率超高的室外路徑政府采購業務,越過經銷商的線上家庭健身業務是兩大驅動力。
而疫情恰恰對這兩者都有著正面的推動力。能否抓住疫情契機,完成轉型升級也許將決定舒華體育上市后的未來。
自貢鳴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板倉工業園錦里路79號? 蜀ICP備18022916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