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濟南,記者 方彥博)訊,自藍帆醫療(002382.SZ)上月公布預計子公司CBCHII在2020年無法完成原定業績承諾后,其股價在兩天內下跌近6%,對藍帆醫療占凈資產的比重高達70%的商譽,市場爭議和討論不斷。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與世界上主流醫療器械集團相比,藍帆的商譽占比不算高。今年上半年公司發行了31億可轉債,有很高的轉股預期,另一方面,市場普遍看好公司未來2-3年的收益,高凈利潤將進一步增加凈資產。預計未來2年內,公司的商譽占比將降低。”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對商譽的評價,其實不能只看標的資產本身的盈利情況。”收購子公司CBCHII、NVT AG雖然給藍帆帶來較高商譽,但同時也讓公司由單一的傳統防護業務擴展到“防護+心腦血管業務”雙板塊并行的產業格局,公司的品牌價值、市值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藍帆醫療商譽減值的具體情況尚不明確,公司方面拒絕了財聯社的采訪,表示不方便回復,一切以公告為準。
進軍高值耗材而背負巨額商譽
藍帆醫療以一次性防護手套業務起家,經過多年深耕,藍帆手套業務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約22%,成為低值醫用耗材龍頭企業之一。然而一次性防護手套業務的附加值不高,毛利率在20%左右。為實現公司中低值耗材+高值耗材雙輪驅動的戰略規劃,藍帆醫療開始尋找進軍高值耗材的路徑。
在醫用耗材中,心臟器械產品的毛利率是非??捎^的,近幾年一直穩定在75%以上。2018年初,停盤近半年的藍帆醫療宣布了A股史上最大的醫療器械并購案,斥資58.95億元收購了世界銷量第4的心臟支架研發生產企業柏盛國際集團93.37%的股份,藍帆醫療心腦血管事業板塊就此成立。復盤后的藍帆醫療連封5個漲停板,也反映了當時資本市場對這次收購的熱捧。
但此次收購也讓藍帆醫療的資產負債表上背負了超過60億元的巨額商譽。
去年6月,藍帆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出資13.9億元收購從事介入主動脈瓣膜的瑞士初創企業NVT AG100%股權事項已順利交割。隨著NVT的加入,藍帆醫療心腦血管事業版圖正式邁入到前景廣闊的微創介入結構性心臟病療法領域。這一次收購又使得藍帆醫療商譽增加了約10億元。
此外,藍帆醫療在傳統防護業務板塊上也進行了擴展,去年公司收購了武漢必凱爾100%股權。據介紹,必凱爾的核心產品是車載急救包,是亞洲最大的急救包生產公司,也是特斯拉在全球所有車型的急救包的獨家供應商,此外與歐洲車企也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合作關系。
疫情疊加集采,心腦血管業務遇阻
疫情爆發以來,藍帆醫療傳統防護業務增長明顯,受此影響,公司前3季度實現收入46.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分別增加79.14%和403.16%
但公司業績整體增長卻難掩心腦血管事業部的低迷。
根據公告,2020年,CBCHII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在2.16-3.24億元之間,同比下降約30%-53%,相比5.4億元的業績承諾,大致完成了40-60%,下降幅度與市場預期大致相符。
NVT方面,因該公司尚處于初創期,產品尚未完全打開市場。公司在17-18和18-19財年的營業收入僅為425萬歐元、322.3萬歐元,當期分別虧損609.9萬歐元、681.6萬歐元。根據公司2020年半年報,NVT依舊處于虧損中。
其實,2020年之前,CBCHII的業績始終不錯。資料顯示,2018、2019年,CBCHII分別實現凈利潤3.9億元、4.62億元,均超出當年度承諾的凈利潤數。
2020年,受疫情影響,CBCH II整體營業收入減少,利潤下降。公司方面表示,由于擇期手術的性質,心臟支架介入治療的PCI手術量在全球范圍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CBCH II下屬公司的主要產品心臟支架的銷售量、植入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歐洲、東南亞等多國疫情自今年3月份開始爆發,到目前為止出現多次反復,對標的公司國外業務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據業內人士估計,受疫情影響,國內心臟支架手術量的預期下降30%以上,國外尤其是歐洲、東南亞等國,整體預期下降50%以上。
與此同時,隨著集中采購的中標情況公布,中標產品中,藍帆醫療旗下吉威醫療原來的市場價格為1.3萬元冠脈支架EXCROSSAL產品,中標價格是每支469元,降價超過了96%。
山東某投行人士表示,長遠來看,心臟器械市場的增長還是可期的,集采落地后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企業也可以降低費用成本的同時保持銷售量的持續增長。
作者| 熊大
數據支持|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探雷區
數知科技在年底炸出了個商譽大雷,因收購的四家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公司預計因此將計提約56億至61億的商譽減值。
數知科技2019年全年營收57.21億,總市值50億左右,這樣一把梭哈的操作算是A股年底的暴雷之王了,不過,這種“大洗澡”的上市公司每年年底都有。
年底了忽然來個商譽減值這種幺蛾子,我們不得不防。探雷哥拉了一下截至2020年9月底A股上市公司商譽占總資產情況,占比超過40%的有32家公司。
探雷哥認為,商譽占總資產比超過30%就屬于偏高的情況,選擇這種股票需要特別提防年報可能出現大手筆計提商譽減值的風險,當然,占比在30%以下也并不是風險不大,都需要結合并購資產具體情況分析。
上述名單中的公司,主要都是高估值、高商譽、高業績承諾的并購推高了商譽,其中藍帆醫療這家公司因為今年疫情的原因,被更多的投資者熟知,探雷哥接下來就來談談這家公司。
一、商譽減值風險:CBCH II無法完成2020年業績承諾
2020年12月25日晚間,藍帆醫療公告,其2018年收購的子公司CB Cardio Holdings II Limited (以下簡稱“CBCH II”)預計在2020年將無法完成原定業績承諾。
2018年,藍帆醫療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CBCH II和CB Cardio Holdings V Limited(以下簡稱“CBCH V”),藍帆醫療直接持有CBCH II 62.61%股權,通過CBCH V 間接持有CBCH II 30.76%股權,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CBCH II 93.37%股權,這兩家公司2018年6月1日并表時商譽超過了60億。
CBCH II和CBCH V是柏盛國際的持股主體。柏盛國際總部位于新加波,是全球知名的心臟支架制造商,主要從事心臟支架及介入性心臟手術相關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冠脈支架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四。藍帆醫療原來主要從事手套業務,是全球PVC手套龍頭,通過收購柏盛國際,公司快速進入了心臟支架領域。
根據2017年12月22日的協議約定,藍帆投資、北京中信及其他交易對方承諾CBCH II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3.80億元、4.50億元及5.40億元。
從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看,CBCH II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別實現凈利潤3.90億元及4.62億元,都“精準”完成了業績承諾。
藍帆醫療在最新的公告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CBCH II國外業務受到嚴重影響,整體營收減少,利潤下降,其所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相比原業績承諾預計在40-60%區間,也就是說,相較所承諾的2020年5.40億的凈利潤,按預計的2020年CBCH II的業績上限,2020年的業績承諾完成率最多也只能達到60%了。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藍帆醫療商譽的賬面價值為74.26億元,占總資產的41.27%,占凈資產的73.99%,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商譽來自于對柏盛國際的并購。
實際上,預計CBCH II在今年無法完成業績承諾在上半年都可以說是“明牌”了。根據2020年中報,2020年上半年,藍帆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2.84億元,同比增長35.45%,實現歸母凈利潤6.21億元,同比增長164.85%,這主要是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公司醫療及防護手套產品出現爆發增長,產品毛利率也提高不少,但同樣也是因為新冠疫情,上半年藍帆醫療心臟介入器械產品的收入同比下降了39.12%。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集采的影響。2020年11月5日,冠狀動脈支架作為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第一單,在天津開標。集采中藥企的廝殺慘烈,經過11家企業26款產品無分組競價,最終擬中標的10款支架產品均價僅676元,同企業同款產品平均降價幅度達93%。
藍帆醫療首當其沖,在中標產品中,其旗下吉威醫療的EXCROSSAL產品中標價格是最低的,每支469元,降價超過了96%。
另外,11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出紅頭文件《關于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購數據快速采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所涉品類主要集中在骨科和心血管類耗材,包括了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
所以,在疫情下,上半年心臟介入器械產品收入大幅下降,下半年的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則是雪上加霜,CBCH II無法完成2020年的業績,我們看藍帆醫療上半年的業績基本能猜到。至于藍帆醫療2020年商譽減值會不會發生,會減值多少,最終還是要看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但業績下滑是個危險的信號,目前巨額商譽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二、疫情下手套產品落后于競爭對手
藍帆醫療和英科醫療都是A股做手套的兩家山東公司,而且特別巧的是,兩家公司都在臨淄區齊魯化學工業園。但是,兩家公司上半年的手套業務正如它們的股價表現一樣,差距不小。
英科醫療2020年上半年醫療防護類產品的收入為42.86億元,同比增長413.94%,藍帆醫療2020年上半年健康防護手套產品的收入為15.79億元,同比增長97.47%,收入規模和增速都大幅落后于英科醫療。
從毛利率對比情況看,2020年上半年英科醫療醫療防護類產品的毛利率為62.41%,而藍帆醫療只有48.55%,產品盈利能力的差距也很明顯。
按照藍帆醫療的披露,公司的醫療及防護手套產品以PVC手套為主,丁腈手套占比較少,而新冠疫情需求量和價格漲幅更大的是丁腈手套,另一方面是藍帆醫療基于誠信合作理念和長期戰略發展考慮,志在與國際主流客戶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發展,因此,在疫情逐步漫延之際遵守與客戶已確定的訂單價格,并給予客戶接受價格上漲的緩沖期,因而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的訂單價格尚未完全與市場實時價格接軌。
但是,在疫情需求量大放量的情況下都不能比對手更好的把握增長邏輯,后續如果疫情供不應求的供需關系變化,在加上藍帆醫療心臟介入器械產品的業績下滑已是事實,藍帆醫療業績的持續增長會面臨不小的風險。
結束語
藍帆醫療財報上,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關聯交易比較大。藍帆醫療的關聯方藍帆化工及下屬公司、朗暉石化分別為亞洲最大的增塑劑生產企業、行業排前列的糊樹脂生產企業,藍帆醫療還使用關聯方宏達熱電供應的蒸汽能源。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發生的關聯交易總額(含與武漢必凱爾及下屬子公司、與北京中信控制的SD、CCP集團下屬公司)分別是3.22億、3.41億和2.12億。
關聯交易是個是否公允的會計問題,商譽減值不僅是個會計問題,還是個判斷問題。76億的商譽會否計提,計提多少,最終還是要看藍帆醫療管理層給出答卷。
因為齊魯石化的原因,山東淄博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化工城市。作為全國最大的煉油化工企業之一,齊魯石化為首的化工產業群,除了生產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外,還生產PVC、丁腈等各種化工原料。依托于這些原材料,培育出了很多化工企業,甚至還有生產PVC手套和丁腈手套的上市公司"英科醫療和藍帆醫療。
據統計,2019年,藍帆醫療手套產能高達600億,英科醫療手套產能也接近200億(還有280億+產能的生產線剛投產),二者每年生產800億副手套,夠全球每個人每月換一副。
表哥打開百度地圖,查了查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距離:1分鐘車程,距離500米。
這也太巧了吧!
隨著產能接近極限,藍帆醫療利用手頭充裕的現金,選擇了投資心臟支架,開啟了雙擎發展之路。
而英科醫療也找了備胎:輪椅。公司的輪椅業務已經銷售額突破20億,正在高速前進。
一、正常年份的業績和不正常年份的業績
數據來源:Wind,制圖:詩與星空
1、年報情況
近年來,公司的毛利率比較穩定,在25%左右,凈利率在9%左右。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0.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8億,較上年同期下降0.57%。
公司營收增幅尚可,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因為三費增幅較大導致,公司在海外加大了銷售推廣力度,所以銷售費用增幅較大。
從近年來的年報看,公司的發展和藍帆醫療有點類似,進入了發展瓶頸期。但公司的底子還是在的,產品銷售情況良好,雖然看起來凈利潤下滑,但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超過3.3億,創史上新高。
2、季報情況
一般來說,經營遇到瓶頸的時候,上市公司大多有三種手段:一是嘗試多元化發展,利用手頭的現金或者各種手段融資并購,開拓新業務;二是把業務做遍全國,做出國門;三是專心經營,多賺的錢買理財。
英科醫療選擇了第二種,大踏步開展出口業務,公司95%的銷售額來自海外。
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一次性手套的需求爆發式增長。
公司一季報顯示,僅僅三個月幾乎實現了2019年全年的凈利潤,達到了12.91億。由于供不應求,公司的預收款較2019年底增加了5倍。
二、賭徒式發展
2020年的疫情,英科醫療一飛沖天,短短半年,公司股價幾乎漲了十倍。支撐高股價的背后,是公司的業績預期。
但說起業績,又不得不提到500米斜對過的藍帆醫療,產品差不多,規模比英科醫療大,怎么就漲不了這么好?
剔除掉投機的因素影響,和英科醫療2018年和2019年"賭徒式"擴產息息相關。
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2019年在建工程余額較上年同期翻番還多,從9100萬激增到1.96億,固定資產也增加了近2個億,從7.2億增加到9.2億。
年報顯示,新增的在建工程是數百億套產能的手套生產線。安徽英科年產280億只( 2800萬箱)高端醫用手套項目一期16條PVC手套生產線建成投產。
從利潤表我們發現,公司的成長性已經接近極限,但公司決策層并不就此罷休,押寶未來。
這種賭徒式的投資,在2020年收到了豐厚的回報,市場需求爆發,公司產能充裕,實現了大踏步跨越。
藍帆醫療一季報顯示,受產能限制,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幾乎和英科醫療持平。
2020年一季度,英科醫療又追加了1個億的投資,繼續擴產生產線。
表哥心有余悸的是,2020年公司賭對了,但這次疫情也太特殊了,如果賭錯了呢?
三、從特定領域走向千家萬戶
第一次在分眾傳媒的電梯屏上看到英科醫療的廣告時,表哥還楞了一下,手套老大不是藍帆嗎?
和藍帆醫療相比,英科醫療對新媒體的擁抱非常密切,作為一家非常傳統的制造業廠商,竟然有專業的內容營銷團隊,在2020年初與分眾傳媒、新潮傳媒、抖音等合作進行品牌推廣。
向內容營銷投入資源,意味著公司產品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從To B轉型為To C,千家萬戶都購買一次性手套并形成習慣了,那么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得到了保障。
或許,這才是公司之前賭徒式發展的原因。
公司一次性手套、口罩等產品在天貓、淘寶、京東等平臺的銷售在同行業中居于前列,同時與網易嚴選、拼多多、小米有品等電商開展合作,以一次性手套為先導,逐步加入冷熱敷等家用和小型診療機構用理療產品,形成多種產品互補的良好局面。
也就是說,公司現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出口海外,滿足全球對一次性手套的龐大需求;另一條腿是培育國內消費者習慣,借疫情讓中國消費者習慣使用一次性手套。
這個發展方向是對的,畢竟,偉大的企業都是To C的。
四、競爭對手
不過,考慮到500米斜對過的競爭對手,英科醫療的所有營銷手段,對方都可以學習消化吸收。
對于藍帆醫療來說,英科醫療同質化較重,這些營銷手段既沒有很深的護城河,也沒有太大的投入成本,甚至可以搞碰瓷式營銷。
雖然疫情期間藍帆醫療被閃了一下腰,但業績也非??捎^。在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的同時,公司也迅速投入資金進行擴產。
很快,手套一條街的另一個巨頭,就氣勢洶洶的趕來了。
自貢鳴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板倉工業園錦里路79號? 蜀ICP備18022916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