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在蘇州工業園區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來自全國的十幾位材料科學領域研究人員,正圍繞蘇州一家企業提出的光刻膠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
據悉,姑蘇實驗室是江蘇省重點科創實驗室,總投資200個億。實驗室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蘇州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匯聚全球科技人才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卡脖子”問題。雖然成立不到一年,但實驗室已經在高端材料生長系統、人工智能材料大數據、光譜成像芯片三個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眾所周知,光刻機被譽為半導體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發展國產芯片的關鍵技術。而光刻膠作為生產芯片的關鍵材料、高值耗材產品,目前主要被日本、美國企業壟斷,成為我國芯片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科技如何自立自強,“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如何突破?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方面需要頂層設計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勇于投入科研攻關。在光刻膠領域,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近年來我國芯片產業開始高速發展,對于光刻膠的需求就更加明顯了。
據悉,攜手姑蘇實驗室聯合攻關光刻膠技術難題的蘇州企業正是晶瑞股份(300655)。據介紹,晶瑞股份是國內最早實現光刻膠規模量產的領先企業,公司致力于打造微電子材料企業聯合體,突破中國半導體行業關鍵卡脖子材料。目前,公司生產的負膠已完全實現國產替代,i線光刻膠批量供應S公司、長鑫等主流半導體廠。
2021年1月19日,晶瑞股份經多方協商、積極運作購得的ASML XT 1900 Gi型光刻機,運抵蘇州并成功搬入公司高端光刻膠研發實驗室。市場人士分析稱,此舉有助于公司將光刻膠產品序列實現到ArF光刻膠的跨越,并最終實現應用于12英寸芯片制造的戰略布局。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g線/i線光刻膠的自給率僅有20%,KrF光刻膠自給率不足5%,ArF光刻膠則完全依賴進口,作為高值耗材的產品,我國每年都需要從海外大量進口光刻膠,這顯然是不利于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情況。
晶瑞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中試的KrF光刻膠已進入客戶測試階段,達到0.15μm的分辨率。后續,公司將繼續加強科研攻堅,提升關鍵設備的技術先進性,加快產品研發項目,以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實業的發展。相信,只要中國企業能夠腳踏實地干下去,就必定可以打破海外的技術封鎖,實現半導體產業完全自主。
同花順財經2021-03-26 23:26:08
今日深夜,創業板上市公司晶瑞股份(300655)披露《投資者關系記錄表》顯示,掌管400億基金規模的“芯片博士”蔡嵩松出現在電話會名單中。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微電子材料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業務圍繞泛半導體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兩個方向,2020年度實現凈利潤7695.0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5.72%,總流通市值為55.24億元,該股并未出現在諾安成長和諾安和鑫兩只基金的重倉股中。
年報持續披露中。
光刻膠企業晶瑞股份(300655.SZ)披露了2020年度年報,公司營收10.22億元,同比增長35.28%,營收首次突破1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145.72%;扣非歸母凈利潤0.44億元,同比增長95.98%。公司業績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但盈利質量稍低,主要是2020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達到0.27億元,而2019年同期為-22萬元。
本文換個角度,主要是對晶瑞股份光刻膠及高純試劑的進展做個歸納,主要是今年不僅半導體產能吃緊,光刻膠等半導體材料也同樣緊張。從華天科技(昆山)等公司的消息來看,原本依賴進口的國內企業不僅面臨光刻膠漲價的壓力,采購數量也大幅下降。據海關人員介紹,以往企業采購光刻膠的量每次在100多公斤,近期由于原材料緊張,企業每次只能買到10-20公斤的量。由于光刻膠是保質期非常短的半導體材料,產能短缺對晶圓廠和封測廠正常運營均會帶來影響。
另外持倉晶瑞股份的公募基金比較少,但被罵“蔡狗”的諾安成長基金經理蔡嵩松大手筆持有晶瑞股份,四季度補倉后持有晶瑞股份667.9萬股,占總股本的3.54%。不得不說在半導體公司的投資上,產業視角和投資視角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晶瑞股份的業務圍繞半導體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兩個方向,其中半導體材料主要為光刻膠及配套材料以及超凈高純試劑兩大類。公司光刻膠有正性光刻膠和負性光刻膠,其中正性光刻膠主要有分辨率較低的G線、I線,還有用于先進封裝及LED深槽制程的厚膜膠,種類還是比較多的:
資料來源:晶瑞股份官網,阿爾法經濟研究
公司負性光刻膠型號較少,主要是因為負性光刻膠分辨率僅有微米級,除了分立器件臺面制程等少數用途,在現在的半導體工業中已經邊緣化了:
資料來源:晶瑞股份官網,阿爾法經濟研究
晶瑞股份是國內較早從事光刻膠研發、生產的企業,子公司蘇州瑞紅擁有30多年光刻膠生產歷程,G線、寬譜正膠等批量供貨十幾年,I線光刻膠也實現向中芯國際等企業的供貨。年報顯示公司KrF深紫外光刻膠已經完成中試,2020年下半年購買了ASML的1900Gi光刻機后ArF光刻膠研發工作正式啟動,旨在研發滿足90-28nm制程的ArF光刻膠,晶瑞股份連同南大光電有望在深紫外高端光刻膠打破JSR等巨頭的壟斷,實現國產替代。
在產能方面,晶瑞股份截止2020年擁有光刻膠及配套材料產能8100噸,當年產量達到7610噸,銷量7552噸,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均處于90%以上的高水平。另外價格上,受下游需求增長等拉動,去年下半年光刻膠及配套材料平均售價為2.42萬元/噸,同比增長4.79%,考慮到今年光刻膠產能緊張,價格上漲,2021年晶瑞股份光刻膠及配套材料業務仍有望實現較高速增長。Wind預計2021-2022年公司營收為13.3億元和16.11億元,假設未來兩年光刻膠及配套材料營收占比為20%,則該業務營收達到2.66億元和3.22億元,相比2020年的1.79億元,未來兩年仍有80%的增長空間。
從產能占有率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0年中國光刻膠產量約為1.33萬噸,而晶瑞股份產量達到7610噸,產能占有率為57%,在國內光刻膠領域,龍頭地位毋庸置疑。
不過綜上可見,國內光刻膠企業在諸如KrF/ArF等高端光刻膠領域還處于產業化前期,相關企業對外依賴性很高,高端光刻膠的突破不僅可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還對提升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然公司KrF光刻膠分辨率還僅有0.25-0.13微米,理論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就看晶瑞股份與客戶的合作力度以及公司自己的研發實力了。
超凈高純試劑主要用于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清洗、刻蝕等重要工藝,隨著半導體制程的不斷縮小,對超凈高純試劑的純度和潔凈度等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超凈高純試劑種類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酸類、堿類、有機溶劑類和雙氧水等其他類。晶瑞股份超凈高純試劑主要有雙氧水、氨水和硫酸等,其中高純雙氧水和高純氨水的產品品質達到SEMI最高等級G5,其中高純硫酸預計2021年投產,這樣半導體產業中用量最大的氨水、雙氧水和硫酸,公司的技術水平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硝酸、鹽酸和氫氟酸等其他產品品質也達到G3-G4等級,在超凈高純試劑領域,晶瑞股份在技術上屬于國內領先水平,其產品也進入中芯國際、華虹、長江存儲等國內主要的半導體制造企業:
資料來源:晶瑞股份2020年報,阿爾法經濟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晶瑞股份的G5級高純雙氧水首次實現國產化,公司也牽頭制定頒布了我國第一個集成電路用雙氧水產品標準。
產能方面,晶瑞股份截止2020年底擁有超凈高純試劑產能3.87萬噸/年,新產能投資計劃也通過股東大會審議,預計將新增4萬噸產能。公司年產9萬噸電子級硫酸改擴建項目的3萬噸一期項目主體已經于2020年11月落成,該項目處于設備調試階段:
資料來源:晶瑞股份2020年報,阿爾法經濟研究
營收角度來看,2020年晶瑞股份超凈高純試劑營收2.09億元,同比增長16.94%,營收占比為20.45%,占比較低。從近五年數據來看,超凈高純試劑總體增長但有一定波動,毛利率有一定下降。
展望未來,作為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原材料,超凈高純試劑的增長趨勢是確定的,作為該領域龍頭企業,晶瑞股份的成長空間也是可期望的:
資料來源:Wind股票,阿爾法經濟研究
作為一家半導體材料公司,晶瑞股份的第一大營收來自鋰電池材料,估計很多人不太理解。公司的鋰電池材料主要是CMCLi粘結劑,規模已達千噸級。CMCLi粘結劑相比傳統的CMCNa粘結劑,具有更好的低溫性及循環壽命,實現了中國在該領域零的突破。此外在丙烯酸粘結劑和耐高溫粘結劑領域,公司也實現較大突破,尤其是耐高溫粘結劑得到客戶的測試并認可,在正極底涂應用中已經取得零的突破并進入中試階段。此外公司完成對載元派爾森的收購,進入NMP領域,同時公司還加大鋰電池電解液方面的開發研究,尋求新的突破。
在其他電子材料項目建設方面,晶瑞股份在眉山投資建設8.7萬噸光電顯示、半導體用新材料項目,主要面向顯示和半導體領域,京東方、中電熊貓等是其潛在客戶。此外公司擬建的潛江市微電子材料項目,在安徽將建設年產5.4萬噸微電子材料及循環再利用項目,公司未來布局可謂多點開花。
2020年晶瑞股份研發人員為96人,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16.61%;研發費用0.34億元,研發費用率3.31%,受限于公司規模,無論是研發人員還是研發投入,還是相對薄弱。相對薄弱的研發實力能否撐起公司強大的野心,還有待觀察,不過從業務布局上來看,想象力是比較足的。
未來晶瑞股份面臨的風險有新建項目進展不及預期、產品導入進度不及預期和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偠灾痪湓?,謹防公司吹牛不上稅。
資料來源:Wind股票,阿爾法經濟研究
自貢鳴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板倉工業園錦里路79號? 蜀ICP備18022916號-2???